第42章
關燈
小
中
大
這個年過得, 確實比往年有滋味兒得多。雖說宮裏忙,宮外的事兒也不斷,但心裏是平和的, 有後顧無憂之感。
三十過完, 初一還有冗雜的儀式,明日要饋歲, 所謂饋歲, 就是皇帝大宴群臣, 以感激衆臣工上年的兢業,且祈盼下年風調雨順。其實太平盛世哪裏是憑空得來的,終歸有人逆衆而行,擔得一身罵名。
梁遇上乾清宮回稟饋歲宴籌備事宜, 進門便見月徊在暖閣裏站著。一個梳頭的女官,擔任著不在職內的差事, 只要皇帝在, 她必出現在三丈之內。照她的話說, 梳頭女官名頭太窄,她應當叫蟈蟈女官。那兩只蟈蟈兒也確實被她伺候得很好,養得油亮油亮,吃飽了裝在草籠子裏,擱在南窗底下, 卯足了勁兒叫喚, 叫得窗戶都關不住。
她見梁遇來,沒有言聲,俯了俯身以作行禮。梁遇經過的時候微頷首, 要不是細瞧,瞧不出他們之間有過交流。
皇帝從案前擡起頭, 笑道:“大伴來了?朕新得了一幅字,真假未定,請大伴掌掌眼。”
梁遇對字畫很有些研究,畢竟好的字畫,比真金白銀有價值得多。
他上前看,一眼便知道來歷,“米芾的《蜀素帖》,這可是難得的上品。瞧這筆力,剛柔相濟痛快淋漓,字與字之間的布局也巧妙,疏可走馬,密不透風,是真跡無疑。”
皇帝很高興,“大伴最懂字畫,連大伴都說是真跡,就沒有什麼可存疑的了。”
梁遇含蓄地笑了笑,因為這幅《蜀素帖》他府裏沒有,那皇帝面前的必定假不了。
只是這些話哪能說呢,他順勢又誇了兩句,複回稟宴請的名單,“寧王和容王上年特準回京,今兒遞了話進來,要入慈寧宮參拜太後。臣已經借太後的名義回絕了,讓他們‘各便’。主子親政之前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不能讓他們出幺蛾子。再者……臣一早得了消息,上回抓住的幾個南邳讀書人,背後另有玄機。兩廣近來出現了一群自稱紅羅黨的反賊,興于鄉野,個個身穿紅羅背襠,到處妖言惑衆污蔑朝廷。兩廣總督葉震唯恐獲罪,并未上報京畿,暗中多番派兵清剿,但那些人四處流竄,難以一網打盡。”
皇帝怔住了,“反賊?大鄴百姓如今豐衣足食,哪裏來的反賊?”
他是太平皇帝,民間有人造反,實在讓他難以想象。然而這種事,從來就沒有間斷過。梁遇的語氣很尋常,拱手道:“主子不必憂心,不過是些流寇罷了,再好的日子都會有人反上一反,有飯吃的時候要衣穿,有衣穿的時候又要做官,人心哪時也不會知足。像這樣的小事,一年總有十件八件,全是東廠報效皇上的機會。只是這回,亂黨鼓動的不是田間地頭的農戶,反而是能說會寫的讀書人。這就有些麻煩了,鬧得不好又給人說頭,把焚書坑儒那套拿來大書特書,對主子英名也是損害。”
皇帝聽了悵然,“讀書人……最聰明是他們,最糊塗也是他們。那依著大伴看,接下來該怎麼處置才好?”
梁遇道:“眼下正過節,主子只管放寬心,這件事臣自會料理的。過會兒臣上獄裏去一趟,等問明白了,再安排平叛事宜。”
皇帝道好,米芾的書法也看不進去了,隨手卷起來,讓畢雲收到庫裏去,一面對梁遇道:“親政就在眼前,千萬不能因這些人壞了大事。葉震無能,平定不下來,那就換有能耐的人去辦。這個節骨眼上鬧了這出,恐怕後頭另有推手也未可知。”
梁遇俯首,“臣領命。先給葉震下令,命他嚴加偵辦,臣隨後便調撥東廠人手趕赴兩廣。”
皇帝點了點頭,在地心緩緩踱步,“紅羅黨……看來是想效法東漢末年的黃巾賊啊,大鄴好好的江山,豈能容他們作踐!”
歷來帝王最恨不是周邊小國擾攘,是自己的百姓反了自己,打壓起來自然不遺餘力。梁遇領命出宮,率衆一路往東廠去,因大過年的,衙門裏當差也稀松,幾個千戶、百戶聚在一起擲骰子聚賭,滿嘴污言穢語地調笑,拿對方姐姐嫂子取樂。正玩兒得興起,忽然聽得一隊隆隆的腳步聲到了大門上,回頭一看,險些嚇得肝兒都碎了。領頭的一身蟒服,披著烏雲豹的氅衣,烏紗下一張眉眼濃鷙的臉,視線掃過誰,就能叫誰腿裏發虛。
一桌子賭徒慌忙散了,蹦下條凳列隊行禮,“督主新禧。”
梁遇沒閑情和他們道新禧,在上首坐定了,問:“牢裏那幾個書生,審得怎麼樣了?”
衆人看看馮坦,表示他是大檔頭,他應該回話。
馮坦上前,硬著頭皮道:“回督主的話,卑職等這幾日一直在想轍套話,可惜那幾個讀書人嘴硬得很,死活不肯開口。先頭楊少監又發過話,叫不讓上刑,可不動大刑,實在撬不開他們的嘴……”
梁遇瞥了這些東廠番子一眼,一個個只會舞刀弄槍,除了屈打成招什麼都不會。他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來,“一幫蠢貨!人在手上,連半個字都問不出來,竟不如咱家在宮裏消息靈通。”
幾個檔頭被罵得連頭都不敢擡,私下裏交換眼色,其實各自都覺得委屈。
原本東廠就不是講理的衙門,但凡打過交道,管叫他們豎著進來橫著出去就是了。簡單直接的刑訊法子用慣了,就懶于費腦子費口舌,結果弄來幾個酸儒,要和他們之乎者也,實在太難為人了。
梁遇呢,原是沒打算來硬的,一則讀書人該敬重,二則怕弄得太難看了授人以柄。那幾個南邳人排了一出戲隱射當今朝廷,要是只出于私憤還猶可恕,但這會兒已經明白了,和紅羅黨有關,那麼接下來必定要往死裏審了。
他偏頭吩咐:“愚魯,重新過一回堂,咱家要他們一個說法兒。”
楊愚魯道是,和東廠的檔頭們疾步往獄裏去了。
昭獄是個污糟地方,大過年的,梁遇不願意沾染一身晦氣。他端坐在正堂上喝茶,耐心等著,等那頭拷問出個準信兒來,再給底下人安排差事。
明間裏靜悄悄,兩旁戟架林立,陽光從門上照進來,在青磚上投下菱形的光。一雙皂靴踏進光帶,檻外有人叫了聲督主,梁遇擡眼看,是小四。這小子比上回見面又長高了不少,如今很有股子少年生猛的味道。果真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孩子好養活,隨意給點食兒,就能抽條兒。
因月徊的緣故,梁遇賞了他個好臉子,“怎麼樣?在這裏當值還習慣麼?”
小四道習慣,“師父待我很好,我也學了不少本事,多謝督主栽培。”
梁遇點了點頭,“你姐姐很記掛你,總憂心你在這裏過得不好。”
小四笑道:“請督主帶話給月姐,我一應都順遂,請她不必擔心。那她呢?她在宮裏好不好?”
終歸在他身邊,哪裏能不好。梁遇擱下手裏茶盞道:“她也過得去,能吃能睡的,只是遺憾,不能和你一道過年。你在東廠好好幹,幹出一番事業來,讓她安心。年後東廠有個差事,到時候讓你領命去辦,等辦妥了,也算你功績一樁。”
初出茅廬的小子,就等著一展拳腳的機會,聽他這麼說立時振奮起來,一徑追問著:“是什麼差事?能辦差事我求之不得,可我……身手還沒學好,怕辜負了督主的厚望。”
知道深淺就不錯,梁遇對他也有了幾分好感,“不是捉拿欽犯的差事,是往金陵接人。今年各路藩王要送女眷進宮為妃,屆時朝廷會派人迎接,讓你擔這個差事,不多難,又能立功,回來就能升個小旗。”
有這種好事自然值得高興,小四咧嘴笑著,叉手向梁遇行了個禮,“多謝督主,也多謝月姐。”
梁遇輕牽了下唇角,散淡地調開視線,這時有太監壓膝進門回稟:“那兩個南邳人服軟了,說要見了老祖宗才肯招供。”
既這麼也沒法子,他起身往大牢去,小四忙追了上去。
昭獄裏常年陰暗潮濕,氣味自然不好聞,過堂的審訊室是個四面鐵板的屋子,只有靠近屋檐的地方留了窗戶,照進一點日光來。
底下人早張羅好了,南牆根兒上放了一把髹金圈椅,椅前的腳踏上擱著溫爐。馮坦呵腰迎他進來,他在圈椅裏坐定了,擡手掖了掖鼻子,方看向那兩個綁在柱子上的人。
看來用過了刑,鞭子抽破了衣裳,鞭痕之下血跡斑斑。于東廠來說已經算最輕的刑罰了,讀書人吃不得苦,這麼點子磨難就招了,倒省了好些事兒。
“說吧,”梁遇道,“咱家知道你們不是主犯,只要供出幕後的人,就不必受這皮肉之苦,可以早早兒回家,和父母妻兒團聚。”
豈料這話竟招來了一頓嘲笑,“父母妻兒,閹黨還知道父母妻兒?這大鄴朝都被你們這些有爹生沒娘養的玩意兒禍害透了,宦官專政,各路苛捐雜稅像山一樣壓在百姓頭上,老百姓連粥都快喝不上了。無國何以為家啊,團聚?團聚個毯!”
此話一出,刑房裏衆人頓時惶駭起來,原來他們招供是假,當面唾罵才是真。
番子見勢不妙,忙要上去堵他們的嘴,梁遇卻擡了擡手,讓人退下了。
他倚著圈椅的扶手問:“那出皇帝認父的戲,是你們的手筆?”
那兩個人反問他:“你就是閹狗梁遇?早前聽說梁遇一手遮天,滿以為是什麼三頭六臂的人物,原來是個小白臉。你要問這出戲出自誰的手筆,告訴你,正是老子!你仗著小皇帝寵信,結黨營私,排除異己,專斷國政,將這大鄴朝玩弄于股掌之間,我等恨不能吃你的肉喝你的血,將你碎屍萬段。”
文人罵人,洋洋灑灑可以一個時辰不帶重樣的,他們罵得歡暢,在場的檔頭和少監們,冷汗卻涔涔而下。
偷著覷覷座上人的臉色,那張臉陰沉著,冷得可怖。一口一個閹黨,一口一個閹狗,太監最恨人這樣叫罵,看得出他已經盡力克制了,否則這兩個酸儒的腦袋早就該開花了。
梁遇咬著槽牙道:“咱家再問你們一遍,你們的賊窩在哪裏,幕後之人是誰。老實招供,咱家還能讓你們死得痛快點兒。”
然而那兩個倒是讀書人裏少見的硬骨頭,他們很有視死如歸的精神,只是看著他冷笑。
梁遇瞇起了眼,“果真不怕死,難得難得!”
其中一人更是大義凜然,“來世上這一遭兒,上不愧天下不愧地,中間不愧妻兒老小,縱然就義也死而無憾,百姓們記著我的好!不像你這閹狗,活著終身為奴,死後也要受盡後世唾罵!”
楊愚魯實在聽不下去了,也不明白以梁遇的脾氣,怎麼能忍受這種侮辱。他上前叫了聲老祖宗,“處置了吧。”
梁遇沒有理會他,站起身走下腳踏,慢慢在那兩個人面前踱步,“你們愧不愧對天地,咱家不知道,可咱家知道,你們必將愧對妻兒老小。別仗著老家離得遠,就以為咱家不能把他們怎麼樣,莫說是南邳,就算是天邊,咱家也照樣能要了他們的命。”
那兩人的臉上終于有了懼色,卻依舊鐵齒,“殃及無辜,不就是你們這些閹狗的招式嗎。”
所以說讀書人天真,以為這樣觸怒了他,還能保得全家性命。
梁遇回頭,拿眼梢掃了他們一眼,“閹狗,罵得好!來人,找個淨身的師傅來,先給他們立騸,再割了他們的寶貝。”他殘忍地笑了笑,“弄兩條狗的,給他們接上,叫他們知道什麼才是閹狗。畢竟嘴上痛快了,身上吃點兒苦,也值了。”
這種刑罰可說是聞所未聞,那些掌刑的番子一聽便來了勁兒,一溜煙地跑出去,找人的找人,抓狗的抓狗,剩下的重新把那兩個南邳人五花大綁,預備上刑。
有些人就是不到黃河心不死,待那磨得發亮的小刀到了面前才知道害怕。本以為當真多硬的腰桿子,誰知褲子一扒,什麼都說出來了。梁遇聽他們招完,到求饒這截子上,就擡指示意動刑。那位專事騸人的師傅是黃華門小刀劉,刀法了得,捏住卵袋輕巧劃上一刀,連血都沒來得及流,兩粒丸子就被擠了出來。
小四目睹了一切,嚇得腿裏抽筋,眼見受刑的那人臉色煞白,涕淚淋漓,待要張嘴嚎啕,兩粒丸子飛快被塞進了嘴裏,然後一瞪眼一吞咽……端盤兒的番子嘿嘿地笑,“自己的東西別糟蹋了,吃哪兒補哪兒。”
邊上另一個早嚇得昏死過去,梁遇唇角扯出一個扭曲的笑,轉身走出了刑房。
外頭天地清朗,陽光也溫暖,他輕舒了口氣,“弄個大夫來給他們調理,別讓他們死了,咱家倒要看看,狗玩意兒能不能在他們身上長住了。”
番子領命承辦去了,一旁的小四還是呆呆的樣子。
梁遇一哂,“怕了?這才哪兒到哪兒,東廠的手段多了,好好學吧。”
司禮監的人辦完了事,又赫赫揚揚回宮了,小四到這會兒才喘上氣兒來,瞧著馮坦道:“師父,那兩個人真能活嗎?”
馮坦剔了剔牙花兒,“我也想知道能不能活,橫豎天天上藥,要是死了就死了,督主也不會再過問了。”一面揚聲叫麾下總旗,“收拾收拾,領差事上路。”
小四一慌,“真要上南邳去?”
馮坦漠然看了他一眼,“你以為呢!”
這時四檔頭匆匆進來,進門便問:“督主人呢?”
馮坦道:“回宮去了。”乜了他兩眼問,壓聲兒打探,“漸聲啊,督主到底吩咐了你什麼差事呀?”
“您忘了咱們的規矩,差事各辦,不許通氣兒。”高漸聲說罷囫圇一笑,“您忙著吧,我往宮門上遞牙牌回事兒去。”
馮坦碰個軟釘子,撇嘴哼了聲,“褲襠裏頭插令箭,裝什麼大尾巴鷹!”
本站無彈出廣告,永久域名( xbanxia.com )
三十過完, 初一還有冗雜的儀式,明日要饋歲, 所謂饋歲, 就是皇帝大宴群臣, 以感激衆臣工上年的兢業,且祈盼下年風調雨順。其實太平盛世哪裏是憑空得來的,終歸有人逆衆而行,擔得一身罵名。
梁遇上乾清宮回稟饋歲宴籌備事宜, 進門便見月徊在暖閣裏站著。一個梳頭的女官,擔任著不在職內的差事, 只要皇帝在, 她必出現在三丈之內。照她的話說, 梳頭女官名頭太窄,她應當叫蟈蟈女官。那兩只蟈蟈兒也確實被她伺候得很好,養得油亮油亮,吃飽了裝在草籠子裏,擱在南窗底下, 卯足了勁兒叫喚, 叫得窗戶都關不住。
她見梁遇來,沒有言聲,俯了俯身以作行禮。梁遇經過的時候微頷首, 要不是細瞧,瞧不出他們之間有過交流。
皇帝從案前擡起頭, 笑道:“大伴來了?朕新得了一幅字,真假未定,請大伴掌掌眼。”
梁遇對字畫很有些研究,畢竟好的字畫,比真金白銀有價值得多。
他上前看,一眼便知道來歷,“米芾的《蜀素帖》,這可是難得的上品。瞧這筆力,剛柔相濟痛快淋漓,字與字之間的布局也巧妙,疏可走馬,密不透風,是真跡無疑。”
皇帝很高興,“大伴最懂字畫,連大伴都說是真跡,就沒有什麼可存疑的了。”
梁遇含蓄地笑了笑,因為這幅《蜀素帖》他府裏沒有,那皇帝面前的必定假不了。
只是這些話哪能說呢,他順勢又誇了兩句,複回稟宴請的名單,“寧王和容王上年特準回京,今兒遞了話進來,要入慈寧宮參拜太後。臣已經借太後的名義回絕了,讓他們‘各便’。主子親政之前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不能讓他們出幺蛾子。再者……臣一早得了消息,上回抓住的幾個南邳讀書人,背後另有玄機。兩廣近來出現了一群自稱紅羅黨的反賊,興于鄉野,個個身穿紅羅背襠,到處妖言惑衆污蔑朝廷。兩廣總督葉震唯恐獲罪,并未上報京畿,暗中多番派兵清剿,但那些人四處流竄,難以一網打盡。”
皇帝怔住了,“反賊?大鄴百姓如今豐衣足食,哪裏來的反賊?”
他是太平皇帝,民間有人造反,實在讓他難以想象。然而這種事,從來就沒有間斷過。梁遇的語氣很尋常,拱手道:“主子不必憂心,不過是些流寇罷了,再好的日子都會有人反上一反,有飯吃的時候要衣穿,有衣穿的時候又要做官,人心哪時也不會知足。像這樣的小事,一年總有十件八件,全是東廠報效皇上的機會。只是這回,亂黨鼓動的不是田間地頭的農戶,反而是能說會寫的讀書人。這就有些麻煩了,鬧得不好又給人說頭,把焚書坑儒那套拿來大書特書,對主子英名也是損害。”
皇帝聽了悵然,“讀書人……最聰明是他們,最糊塗也是他們。那依著大伴看,接下來該怎麼處置才好?”
梁遇道:“眼下正過節,主子只管放寬心,這件事臣自會料理的。過會兒臣上獄裏去一趟,等問明白了,再安排平叛事宜。”
皇帝道好,米芾的書法也看不進去了,隨手卷起來,讓畢雲收到庫裏去,一面對梁遇道:“親政就在眼前,千萬不能因這些人壞了大事。葉震無能,平定不下來,那就換有能耐的人去辦。這個節骨眼上鬧了這出,恐怕後頭另有推手也未可知。”
梁遇俯首,“臣領命。先給葉震下令,命他嚴加偵辦,臣隨後便調撥東廠人手趕赴兩廣。”
皇帝點了點頭,在地心緩緩踱步,“紅羅黨……看來是想效法東漢末年的黃巾賊啊,大鄴好好的江山,豈能容他們作踐!”
歷來帝王最恨不是周邊小國擾攘,是自己的百姓反了自己,打壓起來自然不遺餘力。梁遇領命出宮,率衆一路往東廠去,因大過年的,衙門裏當差也稀松,幾個千戶、百戶聚在一起擲骰子聚賭,滿嘴污言穢語地調笑,拿對方姐姐嫂子取樂。正玩兒得興起,忽然聽得一隊隆隆的腳步聲到了大門上,回頭一看,險些嚇得肝兒都碎了。領頭的一身蟒服,披著烏雲豹的氅衣,烏紗下一張眉眼濃鷙的臉,視線掃過誰,就能叫誰腿裏發虛。
一桌子賭徒慌忙散了,蹦下條凳列隊行禮,“督主新禧。”
梁遇沒閑情和他們道新禧,在上首坐定了,問:“牢裏那幾個書生,審得怎麼樣了?”
衆人看看馮坦,表示他是大檔頭,他應該回話。
馮坦上前,硬著頭皮道:“回督主的話,卑職等這幾日一直在想轍套話,可惜那幾個讀書人嘴硬得很,死活不肯開口。先頭楊少監又發過話,叫不讓上刑,可不動大刑,實在撬不開他們的嘴……”
梁遇瞥了這些東廠番子一眼,一個個只會舞刀弄槍,除了屈打成招什麼都不會。他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來,“一幫蠢貨!人在手上,連半個字都問不出來,竟不如咱家在宮裏消息靈通。”
幾個檔頭被罵得連頭都不敢擡,私下裏交換眼色,其實各自都覺得委屈。
原本東廠就不是講理的衙門,但凡打過交道,管叫他們豎著進來橫著出去就是了。簡單直接的刑訊法子用慣了,就懶于費腦子費口舌,結果弄來幾個酸儒,要和他們之乎者也,實在太難為人了。
梁遇呢,原是沒打算來硬的,一則讀書人該敬重,二則怕弄得太難看了授人以柄。那幾個南邳人排了一出戲隱射當今朝廷,要是只出于私憤還猶可恕,但這會兒已經明白了,和紅羅黨有關,那麼接下來必定要往死裏審了。
他偏頭吩咐:“愚魯,重新過一回堂,咱家要他們一個說法兒。”
楊愚魯道是,和東廠的檔頭們疾步往獄裏去了。
昭獄是個污糟地方,大過年的,梁遇不願意沾染一身晦氣。他端坐在正堂上喝茶,耐心等著,等那頭拷問出個準信兒來,再給底下人安排差事。
明間裏靜悄悄,兩旁戟架林立,陽光從門上照進來,在青磚上投下菱形的光。一雙皂靴踏進光帶,檻外有人叫了聲督主,梁遇擡眼看,是小四。這小子比上回見面又長高了不少,如今很有股子少年生猛的味道。果真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孩子好養活,隨意給點食兒,就能抽條兒。
因月徊的緣故,梁遇賞了他個好臉子,“怎麼樣?在這裏當值還習慣麼?”
小四道習慣,“師父待我很好,我也學了不少本事,多謝督主栽培。”
梁遇點了點頭,“你姐姐很記掛你,總憂心你在這裏過得不好。”
小四笑道:“請督主帶話給月姐,我一應都順遂,請她不必擔心。那她呢?她在宮裏好不好?”
終歸在他身邊,哪裏能不好。梁遇擱下手裏茶盞道:“她也過得去,能吃能睡的,只是遺憾,不能和你一道過年。你在東廠好好幹,幹出一番事業來,讓她安心。年後東廠有個差事,到時候讓你領命去辦,等辦妥了,也算你功績一樁。”
初出茅廬的小子,就等著一展拳腳的機會,聽他這麼說立時振奮起來,一徑追問著:“是什麼差事?能辦差事我求之不得,可我……身手還沒學好,怕辜負了督主的厚望。”
知道深淺就不錯,梁遇對他也有了幾分好感,“不是捉拿欽犯的差事,是往金陵接人。今年各路藩王要送女眷進宮為妃,屆時朝廷會派人迎接,讓你擔這個差事,不多難,又能立功,回來就能升個小旗。”
有這種好事自然值得高興,小四咧嘴笑著,叉手向梁遇行了個禮,“多謝督主,也多謝月姐。”
梁遇輕牽了下唇角,散淡地調開視線,這時有太監壓膝進門回稟:“那兩個南邳人服軟了,說要見了老祖宗才肯招供。”
既這麼也沒法子,他起身往大牢去,小四忙追了上去。
昭獄裏常年陰暗潮濕,氣味自然不好聞,過堂的審訊室是個四面鐵板的屋子,只有靠近屋檐的地方留了窗戶,照進一點日光來。
底下人早張羅好了,南牆根兒上放了一把髹金圈椅,椅前的腳踏上擱著溫爐。馮坦呵腰迎他進來,他在圈椅裏坐定了,擡手掖了掖鼻子,方看向那兩個綁在柱子上的人。
看來用過了刑,鞭子抽破了衣裳,鞭痕之下血跡斑斑。于東廠來說已經算最輕的刑罰了,讀書人吃不得苦,這麼點子磨難就招了,倒省了好些事兒。
“說吧,”梁遇道,“咱家知道你們不是主犯,只要供出幕後的人,就不必受這皮肉之苦,可以早早兒回家,和父母妻兒團聚。”
豈料這話竟招來了一頓嘲笑,“父母妻兒,閹黨還知道父母妻兒?這大鄴朝都被你們這些有爹生沒娘養的玩意兒禍害透了,宦官專政,各路苛捐雜稅像山一樣壓在百姓頭上,老百姓連粥都快喝不上了。無國何以為家啊,團聚?團聚個毯!”
此話一出,刑房裏衆人頓時惶駭起來,原來他們招供是假,當面唾罵才是真。
番子見勢不妙,忙要上去堵他們的嘴,梁遇卻擡了擡手,讓人退下了。
他倚著圈椅的扶手問:“那出皇帝認父的戲,是你們的手筆?”
那兩個人反問他:“你就是閹狗梁遇?早前聽說梁遇一手遮天,滿以為是什麼三頭六臂的人物,原來是個小白臉。你要問這出戲出自誰的手筆,告訴你,正是老子!你仗著小皇帝寵信,結黨營私,排除異己,專斷國政,將這大鄴朝玩弄于股掌之間,我等恨不能吃你的肉喝你的血,將你碎屍萬段。”
文人罵人,洋洋灑灑可以一個時辰不帶重樣的,他們罵得歡暢,在場的檔頭和少監們,冷汗卻涔涔而下。
偷著覷覷座上人的臉色,那張臉陰沉著,冷得可怖。一口一個閹黨,一口一個閹狗,太監最恨人這樣叫罵,看得出他已經盡力克制了,否則這兩個酸儒的腦袋早就該開花了。
梁遇咬著槽牙道:“咱家再問你們一遍,你們的賊窩在哪裏,幕後之人是誰。老實招供,咱家還能讓你們死得痛快點兒。”
然而那兩個倒是讀書人裏少見的硬骨頭,他們很有視死如歸的精神,只是看著他冷笑。
梁遇瞇起了眼,“果真不怕死,難得難得!”
其中一人更是大義凜然,“來世上這一遭兒,上不愧天下不愧地,中間不愧妻兒老小,縱然就義也死而無憾,百姓們記著我的好!不像你這閹狗,活著終身為奴,死後也要受盡後世唾罵!”
楊愚魯實在聽不下去了,也不明白以梁遇的脾氣,怎麼能忍受這種侮辱。他上前叫了聲老祖宗,“處置了吧。”
梁遇沒有理會他,站起身走下腳踏,慢慢在那兩個人面前踱步,“你們愧不愧對天地,咱家不知道,可咱家知道,你們必將愧對妻兒老小。別仗著老家離得遠,就以為咱家不能把他們怎麼樣,莫說是南邳,就算是天邊,咱家也照樣能要了他們的命。”
那兩人的臉上終于有了懼色,卻依舊鐵齒,“殃及無辜,不就是你們這些閹狗的招式嗎。”
所以說讀書人天真,以為這樣觸怒了他,還能保得全家性命。
梁遇回頭,拿眼梢掃了他們一眼,“閹狗,罵得好!來人,找個淨身的師傅來,先給他們立騸,再割了他們的寶貝。”他殘忍地笑了笑,“弄兩條狗的,給他們接上,叫他們知道什麼才是閹狗。畢竟嘴上痛快了,身上吃點兒苦,也值了。”
這種刑罰可說是聞所未聞,那些掌刑的番子一聽便來了勁兒,一溜煙地跑出去,找人的找人,抓狗的抓狗,剩下的重新把那兩個南邳人五花大綁,預備上刑。
有些人就是不到黃河心不死,待那磨得發亮的小刀到了面前才知道害怕。本以為當真多硬的腰桿子,誰知褲子一扒,什麼都說出來了。梁遇聽他們招完,到求饒這截子上,就擡指示意動刑。那位專事騸人的師傅是黃華門小刀劉,刀法了得,捏住卵袋輕巧劃上一刀,連血都沒來得及流,兩粒丸子就被擠了出來。
小四目睹了一切,嚇得腿裏抽筋,眼見受刑的那人臉色煞白,涕淚淋漓,待要張嘴嚎啕,兩粒丸子飛快被塞進了嘴裏,然後一瞪眼一吞咽……端盤兒的番子嘿嘿地笑,“自己的東西別糟蹋了,吃哪兒補哪兒。”
邊上另一個早嚇得昏死過去,梁遇唇角扯出一個扭曲的笑,轉身走出了刑房。
外頭天地清朗,陽光也溫暖,他輕舒了口氣,“弄個大夫來給他們調理,別讓他們死了,咱家倒要看看,狗玩意兒能不能在他們身上長住了。”
番子領命承辦去了,一旁的小四還是呆呆的樣子。
梁遇一哂,“怕了?這才哪兒到哪兒,東廠的手段多了,好好學吧。”
司禮監的人辦完了事,又赫赫揚揚回宮了,小四到這會兒才喘上氣兒來,瞧著馮坦道:“師父,那兩個人真能活嗎?”
馮坦剔了剔牙花兒,“我也想知道能不能活,橫豎天天上藥,要是死了就死了,督主也不會再過問了。”一面揚聲叫麾下總旗,“收拾收拾,領差事上路。”
小四一慌,“真要上南邳去?”
馮坦漠然看了他一眼,“你以為呢!”
這時四檔頭匆匆進來,進門便問:“督主人呢?”
馮坦道:“回宮去了。”乜了他兩眼問,壓聲兒打探,“漸聲啊,督主到底吩咐了你什麼差事呀?”
“您忘了咱們的規矩,差事各辦,不許通氣兒。”高漸聲說罷囫圇一笑,“您忙著吧,我往宮門上遞牙牌回事兒去。”
馮坦碰個軟釘子,撇嘴哼了聲,“褲襠裏頭插令箭,裝什麼大尾巴鷹!”
本站無彈出廣告,永久域名( xbanxia.com )